国内微生物菌剂市场很有前景,因为长时间使用化肥,导致土壤失去平衡,土壤中有益菌缺乏,同时整个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要求,也需要一些生物类功能性菌类起到抗病抗虫的作用。所以说前景是广阔的,但是道路是曲折的,中国有机行业走了大约近20年,总是一哄而上,最后导致昙花一现。微生物菌剂也分高档、中档、低档,做的也很多,但是比较乱。好产品不多,市场泥沙俱下,用户普遍接受是需要时间的,希望包治百病是不现实的。
国内对菌剂主要用于抗病,但是菌剂市场很广阔,用途较多。
但是市场发展缓慢,几个原因导致市场发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,坦言之,差的还很远。
第一点,绝大多数的农户认准大化肥,农户对土壤结构,菌剂需求了解不透彻;
第二点,菌剂的宣传不接地气,打的各种概念农民很难理解。全国来看,有机肥、生物有机肥、微生物菌剂等有机生物类的东西,农民接受较慢,相对来讲,叶面肥、水溶肥更易被接受,这跟整个中国农业的发展有关系。
第三点,利润导向,经销商主要看利润引导市场,而市场上微生物菌剂产品的利润两极分化,低的几乎和有机肥价格差不多,高的能赚1万,农民对此不是太认可,经销商只追求利润的话,销量就上不去。
第四点,菌剂产品本身来讲,很多菌剂质量还是不过关,在实验室效果反应还不错,但是到农田,受到温度、湿度、PH等影响,效果打折扣,农民就不太认可,缺乏发展后劲。
第五点,特肥也好、菌剂也好,都在找一个卖点,菌剂的特点到底在哪,是不是用了就有效果,缺乏实践的认证,大家的认可不太高,相对来讲农民认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。

国内菌剂市场的短板,缺少真正好的产品,缺乏把自己的产品效果真正展现在田间地头,和经销商农户做最直接的交流。
菌剂有些方面被炒的很烂,很多最都是简单的有机肥加上菌剂,甚至还有几百块钱的菌剂,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把这个市场作死。事实上,像生物有机肥、水溶肥都是这样被做坏的,一旦形成价格竞争,农民大多数选用低价的产品,效果一般,到最后阻碍了产品的发展,真正的价值没被发掘出来。
与国外相比较,国外菌种提纯技术相对强一些,菌活性强一些。国外更注重细致的研究,怎么把东西做的好,做的有效果,国内真正掌握核心科技的可能不多,能够普遍应用这一块做的可能不好,有的地方效果好,有的一般,说明对整个菌剂的用法,对菌种的使用条件研究的不够细致,基础工作还有待提高。